八戒究竟是黑毛猪还是白毛猪《光明日报》发文探讨

来源:虎扑直播
《黑神话》中的八戒浑身黑毛、长鼻獠牙,和电视剧《西游记》(1986)里白净短鼻的经典形象相差甚远。八戒究竟是黑毛猪还是白毛猪?《光明日报》今日发文称,这并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:这一转变,实际上体现了中西交汇对中国畜牧业,进而对中国艺术产生影响的过程。

《西游记》的原文中猪八戒“黑脸短毛”“嘴脸像一个野猪模样”。第十八回《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》中猪八戒登场,就是一个典型的黑毛猪。“初来时,是一条黑胖汉,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,脑后又有一溜鬃毛,身体粗糙怕人,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。”孙悟空变成高小姐要收服他时,所见也是“黑脸短毛”的模样。

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影视作品中他依然是黑猪。如1927年国内第一部西游电影《盘丝洞》和1960年拍摄的绍剧电影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中,八戒都黑得铮明瓦亮。

八戒的第一次改变是在清代广州一口通商时期。中国本土猪大多具有优良的种质特性:繁殖力强、肉质鲜美、适应性强,具有特异性状,基本都是黑猪或黑白花猪。在1770—1860年间,英国人在广东接触到了华南猪,通过与英国土产猪杂交繁育,培育出约克夏猪和巴克夏猪,其中约克夏猪瘦肉多、繁殖力强,即为著名的“大白猪”。

英国杜伦大学东方文化博物馆现藏一幅通草画《戏曲人物之西游记》,创作时间为1820—1900年,该作品长11厘米,宽6厘米,创作地点为广东。该画是一张八戒单人像,猪头人身,光头无帽,上身穿藏蓝直裰,腰间系着绿色搭膊,下身穿粉红束脚大裆裤,白色净袜,脚蹬黑色千层底老布鞋,一手倒执九齿钉耙,一手握拳放于胸前,引人注目的是他耳鼻皆粉、全脸洁白、生有绒毛,这正是“约克夏”“大白猪”的典型特点。但此时白猪还不是主流,所以才会出现1927—1960年的影视剧、地方戏里八戒仍然是黑猪的情况。

第二次改变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。经过新中国畜牧工作者周密的计划,在含有约克夏猪和巴克夏猪血统的杂种白猪的基础上,1958年引入“苏白公猪”与东北母猪进行杂交二代再横交固定为主的育种方案,最后育成体质健壮、生长发育快、繁殖力强、屠宰率高、肉质细嫩可口的“哈尔滨白猪。在电视剧《西游记》(1986)、《春光灿烂猪八戒》(2000),电影《大话西游》(1995)、《西游降魔篇》(2013),动画片《西游记》(1998)中,白八戒一统荧幕。

第三次改变就是2024年的《黑神话·悟空》,重启传统文化基因,八戒回归“黑猪”形象。